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71|回复: 0

接吻可传染“疑似艾滋病”EB病毒 俗称“接吻病”

  [复制链接]

8360

主题

8539

帖子

0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16
获赠鲜花
16374 朵
个人财富
2156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0-11-24
发表于 2011-5-8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2011年2月27日,北京,自述疑似“阴性艾滋病”病人长生天。从2009年起,陆续有媒体报道,有人怀疑自己感染了某种“未知病毒”。

2011年2月27日,北京,自述疑似“阴性艾滋病”病人长生天。从2009年起,陆续有媒体报道,有人怀疑自己感染了某种“未知病毒”。

钟南山在会上否定“阴性艾滋病”一说(图片来源:资料图)



所谓“阴性艾滋病”,不全是“恐艾”恐出来的!这一观点,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其所领导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多月的研究。

5月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他的科研团队对60例“疑似艾滋病人”最新的研究成果。他说,“阴性艾滋病”的说法没有根据,半数病人存在心理障碍,其中80%的人查出一种或多种病原体感染,不过是已知疾病,可以进行对症治疗。

钟南山呼吁公众不要歧视这些人,并建议避免高危性行为,多使用公筷,因为此次在这些人身体中检出的多种病毒,都可通过性接触和唾液传染。

48人有婚外性行为

钟南山介绍,早在今年年初,他便接到很多病人的求助电话和短信,声称自己疑似感染“阴性艾滋病”,引起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高度重视。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由广医一院感染科、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室组成的专题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于今年3月31日至5月3日期间共对60名自愿检测人员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及病原体检测,并减免了部分贫困人员的检测费用。在这60人中,有50人为自述疑似艾滋病毒感染人员,另有10人为自称被传染的家属。这50名“病人”平均34。2岁,来自16个省市,其中男性42人,女性有8人,50人中的48人称曾有过婚外性行为。

他们自述共同的症状有发热、皮疹、皮肤虫咬感、皮肤脱屑、头晕、头痛、舌头长绒毛、关节肿大、关节响等,病史从3个月到10年不等,均有急性发作期,自称有接触传染,在家庭和同事间传播。

江苏专家:俗称就是“接吻病”

钟南山说到“EB”病毒时,讲了一句“在欧洲专家口中曾叫接吻病”。本报记者咨询专家得知,其实“接吻病”是一种常见病。不过专家口中的常见病,我们却并不熟悉,而EB病毒就更陌生了。
什么是“接吻病”?
只是一种噱头的说法
百度百科的说法是,“接吻病”(KissingDisease)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主要因亲密接触如接吻、分享食物或咳嗽而传染,常见于年轻人。
南京市鼓楼医院耳鼻喉科的高下主任则告诉记者,接吻确实可以传播疾病。如果接吻一方有病毒,另一方的抵抗力又弱的话,便有可能出现“接吻病”,造成口疮、喉咙发炎等等。
“不过‘接吻病’还只能算是一种有点噱头的说法,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确切的病叫‘接吻病’。”高下主任表示,所有能通过口腔唾液来传播的疾病都可以叫“接吻病”。可以通过口腔、唾液来传播的病毒有很多,EB病毒只是其中的一种,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也可以通过唾液来传播。
接吻病是什么症状?
确实跟艾滋病、恐艾症很像
“接吻病”的症状主要有喉咙疼痛、发烧、颈淋巴腺肿大、身体倦怠等,发病程度比感冒重些。发烧、喉咙痛、食欲丧失、疲倦、淋巴腺肿大,通常位于颈部、腋下或鼠蹊部、脾脏肿大、肝脏肿大、黄疸,黄皮肤头痛、普遍性全身疼痛等等。这些症状跟艾滋病感染初期的急性期症状确实很像。也和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恐艾症”的症状很像。
其实这些症状都指向一条:免疫力低下。接吻病的感染率很高,据介绍,90%以上的人都曾经感染过该病,不过真正发病的人却较少,原因是这个病具有自愈性。
EB病毒究竟是什么?
与粘膜病密切相关
至于陌生的EB病毒,高下主任表示,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极其”常见。从目前医学的了解来看,EB病毒和与粘膜相关的病变有联系。比如鼻咽癌就是和ED病毒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不过目前还无法证明ED病毒就是鼻咽癌的唯一病因。除了鼻咽癌外,一些妇科的粘膜病变,如宫颈炎,也与EB病毒密切相关。不过携带EB病毒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
EB病毒到底有多常见?
我国3-5岁孩子9成阳性
南京市儿童医院专家告诉记者,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存在,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但是大部分儿童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可能表现为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作为感冒处理,但是这种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生,一般1-2周就会痊愈。不过医院也曾经接诊过“全身型EB病毒感染”的病例,一名12岁的男孩高烧12天,曾被当做感冒治疗。经过CT检查,发现孩子的全身有多个脏器受到损伤。这是一个特例,分析可能与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有关。
为什么孩子感染多?
因为父母喜欢亲吻孩子
顾名思义“接吻病”通过接吻来传染,年轻人应该是最容易感染的人群,而欧美人较亚洲人更加开放,所以“接吻病”的发病率更高。其实就以ED病毒引发的“接吻病”来看,儿童也是EB病毒的易感人群。为什么?因为不少大人喜欢对宝宝又亲又抱。
如何预防“接吻病”?
桌上放公筷,接吻别太频繁
当口腔破损时,会感染EB病毒,所以预防“接吻病”,就要注意自己的口腔状况。“因为中国人对口腔卫生并不像欧美那么重视,所以中国人的口腔问题可能更普遍。高下主任说,当刷牙时会出血,意味着牙龈粘膜有破损,这时候就要注意,接吻不要太频繁。还要注意公共场合的食品卫生。“中国人经常一大桌子人在一个碗里搛菜,这种习惯很不好。公筷还是必要的。”
33人查出带EB病毒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这些人员接受了全面的身体检查。专题研究小组重点对这些人员的白细胞、血浆、前列腺液、白带、唾液、尿道旁腺、尿道拭子等7种类型共258份样品进行了核酸荧光PCR检测,这些检测针对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淋球菌(NG)、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等6种可能形成慢性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病原体。
经过检测,获得以下初步结果:
第一,在已检测的60人中,艾滋病抗体初筛试验及白细胞HIV核酸荧光PCR检测均为阴性。
第二,在已检测的60人中,总检出病原体阳性患者数为48人,占80%。在这48名阳性病原感染者中,EB病毒检出阳性共33人,沙眼衣原体(CT)检出阳性共12人,解脲脲原体(UU)检出阳性共9人,淋球菌(NG)检出阳性共7人,巨细胞病毒(CMV)检出阳性共8人,单纯疱疹病毒(HSV)检出阳性1人。其中有16人检出1种以上的病原体。
这些受检人员为何多人感染多种病原体?在昨日下午举行的“自述疑似艾滋病毒感染人群诊疗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他们是在性接触或其他密切接触中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也有观点认为他们感染一种病原体后免疫力下降,于是成为其他病原体的易感人群。
受检者心理压力大
钟南山说,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他们得的肯定不是艾滋病,“阴性艾滋病”的说法也没有根据,他也不赞成这样的提法。不过这些受检者确实有疾病,并已经对他们形成困扰。只是这些病并不是未知病毒感染,而是由已知病原体引起。根据检测结果,广医一院感染科对部分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治疗,症状得到缓解,公众无需恐慌。
有意思的是,这次还有12人接受了心理检测,异常为7例,其中疑病症5例、焦虑状态1例、轻度抑郁1例。钟南山说,这个群体心理压力非常大,部分人非常恐惧。在第一次见面时,部分人怎么都不敢与他握手。其中有个小伙子一见到钟南山就痛哭流涕,称对自己的家人充满负罪感,认为自己的不洁性行为连累了自己的家人。
钟南山说,这些病人本身心理都非常痛苦,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消除恐慌心理,公众也不要歧视。至于这些人是否属于“恐艾症”,钟南山回应说,国外确实有这样的提法,不过这些病人的症状并非完全由心理因素引起,而是有具体的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可以经过性接触或密切接触感染,可以慢性化或在白细胞中潜伏存在,并影响人体相关免疫功能,形成就检人员部分主诉症状、比如反应性关节炎或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钟南山表示,由于病例多是青壮年,且发病前大多有高危性行为,部分人员描述的症状多与病原体感染、又未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有关,这也提示我们应尽量避免高危性行为,做好保护措施,出现问题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专科机构就诊。性传播疾病是可防可治的,没必要背上过重的心理负担。
接吻可传染EB病毒
据介绍,这次检出的阳性病原体就诊者中有超2/3为EB病毒感染,并有多名家庭成员同时阳性,这与EB病毒为常发的高感染特性有关。EB病毒对于广东读者并不陌生,它被认为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其实这种病毒还会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种病俗称“接吻病”,就是指EB病毒可以通过亲密接触,如接吻、分享食物或咳嗽传染,然后引起一些与普通感冒相似的症状。多数EB病毒的感染为急性,但个别情况可转为慢性,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大等症状。
钟南山建议,公众在外就餐以及在家庭用餐时也要使用公筷,避免交叉传染。
对话钟南山团队
没有发现未知病毒
问:为何集中检测这6种与性病有关的病原体?
答:主要是从病人的症状描述,推测他们应该是慢性、性传病原体感染,特别是他们的症状与“反应性关节炎”相似,这种病往往与病原体感染有关。
问:以往国家的多次检测中为何没有检查出这些病?
答:一是因为出发点不同,以前提到的多是恐艾症、“阴性艾滋病”,所以检测重点是与艾滋病相关;二是检测的方法和取样途径也不同,以往检测取样主要是血液,这次的取样包括唾液、生殖道分泌物等。
问:能不能说他们得的是性病?
答:不能说是性病,首先这些病毒是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但性接触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另外这次使用的检测方法是核酸荧光PCR检测,这并不是常规检测,而且有些病原体是在受检者的白细胞中检查出,而并非生殖道中,不符合卫生对性病的诊断标准。
问:他们有没有感染未知病毒的可能?
答:据我们所知,美国找了很多“引物”都没有调出未知病毒。我们这次从这些受检者身体中检出的EB病毒,与国内的病毒株高度同源,也并不是新的病毒。
问:我们国家有没有能力检测未知病毒?
答:我们国家是有能力检测的,如果这些受检者是局部集中暴发,比如SARS就有检测的价值,这些受检者属于散发,没有检测的必要。
专家说法
是否还会传染有待继续研究
对于这样的检测结果,受检者是否能够接受?参与发布会的广医一院感染病肝病研究室主任医师曾文铤说,他把自己的QQ留给了受检者,大多数人对检测出的病原体表示认同,不过有少数人还是担心自己确实感染了某种未知病毒,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又染上这些病毒,少数人认为还是没有解决他们的问题。
在发布会现场,有多名受检者也来到了现场。在媒体提问环节,一名身穿蓝色条纹上衣的男子情绪激动,称要代表病人向钟南山院士提问,“我们究竟有没有传染性”。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荣回答说,这些受检者确实是通过不洁性行为感染病毒,不过当他们现在已转为慢性以后,是否还有传染性有待研究。
另一位受检者接受媒体采访时当被问到,对于钟南山院士的研究结果是否满意。这位受检者说,“我们不能说满意不满意,对钟南山院士只有感激之情。在我们四处求助无门的情况下,他主动提出为我们检测。不过如果卫生部不承认我们确实患病了,我们仍可能继续上访下去。”
相关报道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上月曾表示:无感染性疾病的特征性变化
针对有部分人自述疑似感染“阴性艾滋病”事件,4月6日晚卫生部官方网站发布调查结果。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介绍了有关调查情况:综合两次调查结果,卫生部专家认为,目前可排除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所述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没有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支持该人群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调查对象血常规结果基本正常,无感染性疾病的特征性变化。免疫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CD4细胞基本正常。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表明:未发现调查对象有与感染相关的器质性病变,主诉症状与临床体征不相符合。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10-31 19: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