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平民可以拥有哪些枪支? 先说大概的。在加拿大,私人是可以拥有枪支的,在这个国土世界第二大,人口却只有三千万左右的这么一个国家,一共有一千一百万支私人枪械(数据来源:NFA国家枪支协会),也就是说,平均3个人就有一支枪。因为地处北美洲,也受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的影响,加拿大人的枪文化十分浓厚,IPSC比赛,还有狩猎是加拿大人的传统。 那在加拿大,平民如何拥有枪支呢? ok,在加拿大,人们可以报名考持枪证,就像考驾照一样,找一个网点(一般枪店会提供),报名就可以考了。费用大概在$300刀左右 本人的持枪证 街上的枪店(google摄于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市) 持枪证分为非限制(non-restricted),限制(restricted),和禁止类(prohibited)。 前两类武器都需要持枪证(PAL)来买,禁止类呢,就只有军警,或者爷爷辈(grandfathered)才能拥有,什么叫爷爷辈之后会讲到。 非限制武器包括大部分的长枪, 包括雷鸣顿870喷子 雷鸣顿700狙击 塔沃尔21短突 97式 XCR突击步枪 莫斯博格喷子 SIG550突击步枪 五六半 AWP 50口径巴雷特 还有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购买非限制武器,只需要去枪店出示持枪证付钱就可以带回家了,就像买烟买酒一样方便。 而且非限制武器拥有最大的自由,你可以带它去野营,打猎,放后车厢旅游,防身。我这个暑假和一个朋友去野营,远足,看尽大山大水,晚上几个人围着营火,我抱着我的雷鸣顿870喷子,喝啤酒,吹水。很开心的一个晚上。 抱歉偏题了..... 因为现在长枪登记令取消了,也就是说,购买非限制武器不需要登记买家档案,就像我说的,买枪跟买烟一样。这给我们这些枪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是zf对我们的信任(加拿大是枪支犯罪率很低的一个国家)。 而限制武器呢,就是指大部分手枪,还有总长小于19英寸的长枪。 手枪如 格洛克17,19,22......... 贝雷塔92f,px4暴风 沙鹰 史密斯威森左轮 1911系列 勃郎宁大威力 好多好多好多不举例了 长枪包括: AR15全系列 SIG556 CZ858短突 P90单兵自卫武器 F2000 还有一些想不起来了 购买限制武器就不如非限制武器那么方便了,具体购买流程比较像美国的FFL流程。 首先在店里看中一把限制级枪支,然后交钱买了它,不过还暂时不能带回家,要等枪店跟条子局登记你的资料,一般要等一个星期左右...搞定后枪店会打电话给你,叫你来拿枪,然后你就会兴奋的拖鞋都忘记换就跑到枪店去了,然后枪店会发给你一张ATT(限制武器运输许可证),然后你就可以把枪带回家了。 不过蛋疼的是,限制武器只能在靶场内使用,或者你家有2英亩以上的地。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这边的枪友经常做的就是跟北边的农场主交朋友(普遍都超过4亩地),然后用他家的地来烧枪,这是最自由最爽的,只要注意安全就行。 农场主也得利,免费尝遍各种枪,双赢嘛! 好了,说到蛋疼的禁止类武器了。这类武器包括所有的全自动枪械,.32口径的手枪(不知道为什么跟.32这么过不去),还有,唉.....AK47类武器。禁止类武器一般**得不到,只有军警和爷爷辈才能有。 军警就好说啦,哪个军警部门的没有全自动枪mp5什么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而爷爷辈(grandfathered)呢,就是指少部分幸运的**。 因为禁止类武器是在1995年定义的,在1995年之前——史称“美好的旧时光”(the nice old days)——加拿大的所有枪支都像买烟一般简单,无论你买的是ak47,还是Ar15,还是各种手枪喷子大杀器,都是直接进商店就买回家。后来,1995年,可能是受米国克林顿法案的影响,加拿大当官的觉得是时候治治这帮枪痴了,于是,发布了禁止类武器名单。 名单发布后,有一大类的枪被列为禁止类,著名的AK47也不幸中招。但是呢,政府没有没收民间的禁止类武器,而是发明了爷爷辈特权。也就是说,如果民众在1995年以前拥有禁止类武器的,名单生效后,可以继续持有此类武器,如果持有者逝世了,该枪持有权归其家属所有。 所以如果你家有这么个爷爷当年入手了禁止类武器,那恭喜你!你可以继续肆无忌惮的玩了,然后对着眼红的普通枪证持有者说“suck it losers”,然后举起手中的Ak47再扫个30发全自动。 像我等普通**,就不要想着拥有禁止类武器了。 加拿大平民可以报名的射击培训班 哦对,这里再说说在加拿大平民可以报名的射击培训班。 之前怎么给忘了说.... 首先是IPSC,国际实用射击比赛 在加拿大,IPSC实用射击比赛很受欢迎,它有分区域内,省内,国内,和国际四个阶段,也分Open division,production,classic,standard,modified等等分类,让选手可以面对不同层次的对手和挑战。 IPSC训练在各射击俱乐部都会有提供,像在楼主家附近就有Target Sports Canada还有Burlington Gun Club两家提供此类训练。 一般想玩IPSC,首先要是某枪会的会员(枪会就像教堂,去惯一家了就不想换了),成为会员6个月之后,就可以得到枪会的Club Level Holster Permit了,也就是允许你用枪套做拔枪射击,在这儿之前只能把枪放在平台上,再拿起来射击。 再之后,你就可以申请Black Badge了。这是IPSC协会给你的许可,然后你就可以跟其它会员一起玩实战射击了。我们叫Scenario Shooting,情景射击,顾名思义就是模拟被劫机,家里进了贼,丧尸爆发,散弹枪破门入屋扫荡等等,很多情景,很多乐趣。我见过最搞笑的情景是你劈腿被女朋友发现了,她“哥哥”带了一帮“人”来找你麻烦,然后你要在10秒内把“他们”都干掉..... 还有就是有一些枪会是跟当地警方合作的,所以警茶也用枪会的设施做训练,包括解款员训练也在枪会里进行。所以会员可以和这些专业射手做交流,甚至交朋友。 当你觉得你的专业水准达标了,你就可以通过枪会,或者私人的方式报名参加IPSC射击赛。 (楼主也想玩,不过不够厉害) 最近的比赛 加拿大的IPSC还提供手枪,喷子,和步枪的比赛,有分开比的,也有一场比赛(三枪赛) 一个IPSC魁北克赛区的选手 然后说说散弹枪训练 市面上有很多枪会或者机构提供这种训练,有的要自己带枪,有的他们提供。 内容有熟悉散弹枪,如何打得准,相关法规,故障排除,队形,基本弹道和穿透(鹿弹,独头弹,鸟弹的不同),战术上弹,弱手训练,清理保养,快速持枪和背枪,还有CQB近战,野外自卫等等。 这些掌握了基本上就玩转散弹枪了 还有就是对于加拿大的青少年(12到17岁)还说,他们可以报名参加各种步枪训练(rifle and marksmanship) 说到这个Marksmanship,最近跟女朋友逛商场,见到一个广告牌,推销你的儿女加入Monticle青少年领导能力训练营的,12到17岁的青少年可以参加,这个应该是收费的,不过他们的活动很多彩,野营,爬山,涉水,开船,等等,然而吸引我的是他们有青少年射击训练,而且还是用SIG550,还有TRG42做精准步枪训练,还用USP手枪做射击训练。 除此之外,加拿大军队提供的童子军(Cadet),还有中学生的Military Co-op(等于中国的军训)也是可以青少年培育军事素养的好去处,不但免费,而且还有钱拿($70/星期)。 青少年军训每周4天,在当地兵营进行。 每天早上跑步,体能训练,然后文化课语数英科。下午field exercise野外生存训练,包括使用枪支武器,地图指南针等等,还有跨越障碍等等,晚饭后自由活动+作业时间,晚上睡觉前还要保养自己的武器装备,有时候教官回来检查内务,locker整不整齐等等。 这样的生活持续一个学期,你会在兵营里修够普通学生一样多甚至更多的学分,并且有薪水拿,还有一份不同寻常的人生阅历。 当然如果你是19岁以上的大人那就去正规军吧,运气好的话可以遇到黑水雇佣兵哦,哈哈。 在阿富汗的加拿大士兵 一个朋友家的收藏。他们一家三口人,全是射击发烧友。 买枪的口径问题 哦对,再说说,买枪的时候,经常会考虑到口径的问题。我的主张就是,只买主流口径的枪支。 像我的收藏,都是9毫米,556,12号,762,.22LR都是主流口径。 为什么呢,第一是弹药好找,主流弹药几乎不会缺货,而什么7mm,792,.30-06,6.8,5.7之类的有可能有时候买不到。如果你家手枪.32的那么非主流,那就蛋疼了,有可能逛好几家枪店都跟你说缺货。 加拿大不同美国,在美国市场大,所以几乎哪儿都能找到想要的子弹。而加拿大这里一般店家只会库存主流口径的弹药。非主流的有是有,但很快被人买光。 第二就是主流口径的弹药花样多。 就拿9mm帕弹来说吧,市面上有卖的就有钢芯全被甲,空尖弹,空包弹,甚至还有杀虫弹(pest contorl)。556除了普通fmj还有什么拽光弹,丧尸弹,易碎弹,12号还有数不清的鹿弹鸟蛋独头弹。网上还有个变态拿12号装图钉啊巧克力啊牙签啊什么的打枪。多好玩!给了什么.410号的偏门弹就没这番乐趣了吧? 第三,卖主流子弹的地方还多,专业的枪店几乎都会有各种口径的子弹,但问题是如果陪女朋友去逛超市,顺便捎上两盒自己想要的子弹呢?沃尔玛,Canadian Tires之类超市一般都只有主流子弹。 我上次跟一枪友去沃尔玛买子弹,我要762NATO的,店员立马给我拿来了。他要30-06的,告知没货。看着我哼着小调去买单的他真有一屁股糊我脸上的冲动。 第三,这个情况比较难得啊,就是万一,我是说万一,爆发丧尸危机的话,你需要拿武器自卫。如果跟我一样拿着12号的喷子,9毫米的手枪,再背一支556的AR,万一没子弹了,大丈夫,找个被咬了的条子叔叔要啊,他的配枪就是9毫米,车里也肯定有12号喷子,军警部门也肯定堆着小山一般高的556弹药。如果拿个什么7mm REM的武器,那就蛋疼了,打完了只能当烧火棍用了,上哪儿找这么偏门的弹药啊?!! 就算世界无童话,就算丧尸不爆发,万一有什么险情的话,主流口径的枪支依然更有优势。 我这样说,肯定有人喷我,一些偏门的子弹精度好啊,什么贝奥武夫6.8的200码多少多少MOA云云。 那又不去看看军警狙击手用的为什么都是308,50cal?洛杉矶SWAT那个狙击扑克牌的训练,够牛吧,依然用308口径的雷鸣顿700来打的。那个世界最远狙杀纪录的加拿大狙击手,够牛吧?也是用50cal打的啊。去看看世界狙击锦标赛那些高手都用什么口径? 没有优秀的武器和刻苦的训练,都是白搭。如果给我选狙击枪,我肯定要主流口径比如说762NATO,就算日后我自己装弹药,配出能跟枪完美配合的弹药,我也不会碰那些偏门的子弹。 呼,好久没说那么多话了,总之,信我的,主流弹药会给你更大的方便,和射击乐趣。 持枪证及ATT限制武器运输许可证 哦对,再说说这个ATT(Authorized To Transport 限制武器运输许可证)的问题。 这个许可证只适用于限制类武器(手枪,AR突击步枪,冲锋手枪等等)。 非限制类武器不需要任何许可证就可以随便带出门。 如果你准备带限制类武器去烧枪,把枪放上车同时,一定要准备好ATT, 这个ATT是一页A4纸,有了它你才可以把限制类的枪带上街。 ATT分两种,长期ATT(long term ATT)和一次性ATT(one time ATT) 一般有限制类武器的人都属于某枪会的会员,所以枪会会发给你长期ATT,这个ATT允许你在会员到期之前无限次的带限制类的枪出门。 一次性ATT呢,就是给那些不属于任何枪会的人,当他们买了限制类的枪之后,得带回家啊是不是?所以给他们发一次性的ATT, 让你这一次合法的把枪运回家。不过一旦到家之后,你的枪就得留在家里不许带出门,直到你有新的ATT为止。 不过也有两种人可以不用ATT就随身佩枪,一种是职业涉及到武器的,比如说运钞员,条子,保镖,护林员,军人。还有一种是条子局认为你生命受到威胁,却无能为力日夜呵护你的,就同意让你自己佩枪,这种情况比较特殊,我到目前没见过有人因此佩枪的。 而南方的邻居美国呢,他们平民有CCW(Concealed Carry Weapon 佩枪证),这个证允许你带着枪想去哪去哪,只要隐蔽持枪。 所以说,加拿大的持枪法较美国的要严。 说说如何考持枪证吧。在加拿大的朋友们有意向的可以照着这个攻略一步步做下去。 绝对比你的驾照容易考。 首先说说在加拿大平民可以有两种持枪证,分别是非限制(Non Restricted)和限制级(Restricted)。平民最高可以拿到限制级持枪证。 限制级可以买非限制级的武器 但是非限制级不能买限制级武器 not vice versa 当然有的爷爷辈和军警有禁止级(prohibited), 不过他们不是正常人,咱们只讲正常人的 限制级持枪证会把“non Restricted”和“Restricted”写明,也就是说明法律允许你购买这两种等级的枪支,就像图里楼主这张 而非限制级持枪证上面只会写“non Restricted” 在枪店里,如果你看中一把枪,想叫店员拿来给你仔细瞧瞧,店员会问你“may I see your PAL...eh?”这个PAL(Possession Acquisition License)就是我所讲的持枪证, 没有持枪证店员是不能给你碰枪的。 看了我这篇攻略后,当你顺利拿到持枪证,你就可以自豪的掏出来给店员说“here you are” 首先,当你有这个意向要考,就去谷歌一下离你最近的考点,一般射击俱乐部/户外用品店都有的上课加考试。 课名叫Canadian Firearm Safety Course(CFSC) 当你考过了CFSC, 你就可以上课并且考非限制级和限制级持枪证了。 有人问我是学生狗啊不用上我一个学期吧?答案是放心,从你上CFSC到考完限制级枪牌考试一共只要三天!对,三天就行。 而且这三天都是安排在周五,六,日,所以不会耽误你的正常时间。 有朋友问机枪怎么卖?像这种改为半自动的机枪,平民是可以买的,而且是非限制武器 接下来我会说说,当你找到这个考点报名了,去上的这三天课都去干些什么… 周五晚上,你会去上CFSC的课,这个课会教你: 1)枪支的历史---从火绳枪到SCAR 枪由哪些大部件组成---枪托枪机组枪管等 枪有哪些种类和工作方式---自动,半自动,bolt action, lever action, pump action等等。 2)基本枪支操作,这里要讲的是整个环节最重要的ACT-PROVE, 这是一个口诀,说的是枪指向安全方向,手指放板机圈外,摸枪先确定没弹等等。 3)弹药---这里会跟你讲在地球上有哪儿几种子弹,包括火帽铅球弹(percussion cap),中心发火子弹(center fire),边缘发火子弹(rim fire),猎枪弹等等,还有哪种子弹能飞多远动能多大等等 4)不同种类的枪支如何操作---bolt action打一枪拉一次枪铨,半自动只管扣板机就是,不同的枪不同操作。 但是教官也不会只跟你讲怎么操作却不给你实际操作一次,否则那感觉就像太监在聊SM一样蛋疼。 所以呢,教练就会拿出一堆的枪,给你实际学操作了。 各种工作原理的枪都有,不过都是deactivated的,所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都学会了之后呢,就要开始考试了。 考的内容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内容。一般及格率是99%。 至少我考枪牌期间没有见过有人挂科的。 pass了之后,就回家安心睡大觉,等待明天的到来吧。 第二天,周六 昨天的CFSC课程已经把非限制武器(以长枪为主)要学的东西都学完了。 今天会学到限制级武器的知识(以手枪为主)。 当然也会像昨天讲长枪那样,把手枪的历史神马的讲出来,从以前的火绳手枪到整体弹药手枪到柯尔特发明转轮枪到勃郎宁发明1911自动手枪..........到现在。 还会讲到现代手枪的工作原理。 现代手枪的工作原理大体上分为单动,双动两种。 单动就是指不搬下击捶,扣扳机是没用的。代表必须是1911。 双动就是指不搬下击捶,直接扣扳机,扳机会带动击捶撞机击针。这种原理的手枪打第一枪的时候扳机力很重,不过之后扳机力就会变小。你也可以像单动那样把击捶扳下来再开枪。代表必须是伯莱塔92f。 其实我在想,格洛克应该算单动手枪吧? 转轮手枪也分单动双动,其原理跟上面讲的一样。 然后也会讲到手枪弹的分类。 从.22到.38/.357到9毫米到.40到.44到.45再到.50AE。 然后还会实际操作手枪。跟之前一样,桌子上一堆的枪,每一把你都要会操作。 然后就是考试了。 这里考持枪证他们不需要知道你射击多准什么的,他们考的是“安全”二字。所以关于安全性的知识一定要掌握。比如说ACTS-PROVE 考试通过后,回家睡觉吧。你离枪牌很近了。 第三天,周日 有的机构考试只有两天,有的有第三天。 我学的时候(在王子岛)他们提供三天课程,像我之前说的,第一天非限制武器,第二天限制武器,第三天是猎牌。 所以这个第三天这个猎牌跟枪支关系不大,我就放到后面再讲。 先讲起经过前面两天,已经考完了非限制武器和限制武器两种等级了。成绩单是即考即有的,机构的人也会给你一张申请表,准备好了之后就可以向CFP(Canadian Firearm Program枪管所)寄申请了。 寄申请表的信封里包含3样东西: 1)申请表 2)成绩单 3)无犯罪纪录证明 填申请表很简单,把那些姓名住址之类的填好就行,还要有一张大头照。这里要注意的是,你要提供3个联系人的电话,这3个联系人是你认识10年或以上的故交/朋友。枪管所的人会打电话给他们,从侧面了解你的性格,为人。 成绩单,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原封不动放信封里就好了 无犯罪纪录证明,这个也很简单,去你当地的条子局叫他们帮你印一张,费用是$20 这三样准备好了放信封里就可以寄出去了。 寄申请的费用是$75刀。一般提供这种三天课程的收费都在$300刀左右,其中已经包括那$75块钱了。 他们大概会处理1~2个月(办事效率低啊),然后就会把持枪证寄到你家来了! 然后你就乐吧! 猎牌及打猎的一些注意事项 好,现在讲讲这个猎牌。 很多人都幻想过这样的场景:跟几个朋友一起,背着背包,扛着猎枪,走遍一望无际的大自然,领略它的壮丽,在密林里追踪一只猎物,把它猎杀。 上面是楼主今年9月份跟朋友去打猎时的照片,尽管那次我们运气很差什么都没打到,不过就当游山玩水了,哈哈。(手机渣画质,请见谅) 这样的幻想在加拿大是垂手可得的,因为这个世界第二大国土却只有三千万人的国家,提供给你无限的户外乐趣。 只要懂得保护自己,保护生态,这整片地方都是你的游乐场。 好吧,扯远了。说回猎牌的事儿。 打猎是加拿大人的传统。这个世界第二大国土的国家给了猎人们数不尽用不完的自然资源,从落基山脉环绕的英属哥伦比亚,到爱尔博塔,曼尼托巴,萨省的大草原,到素有“猎鹿天堂”之称的安大略省,到比邻大西洋的三省,再到世界第一大渔场之称的纽芬兰,总之这里是狩猎的天堂,加拿大也是全球最佳的猎场之一(非洲坦桑尼亚,北美洲加拿大/阿拉斯加,亚洲尼泊尔)。 加拿大的野生动物多到泛滥的程度,满街乱跑的麋鹿,野鹅,小松鼠小兔子,浣熊,各位去过加拿大的朋友都深有体会吧? 据统计,加拿大的野生动物饱和度是300%,也就是说一个地方本来只能有一只动物的现在有3只。比如一个窝里本来只能装一只兔子的现在有3只。 于是加拿大人开玩笑说:“当你过了海关进入加拿大国境的时候,你也进入了全球最大的动物王国。” 于是,为了保护生态,猎人们纷纷拿起手上的猎枪,力求把那多余的200%消灭掉。 但是,打猎也得讲规矩,于是只有猎牌的人才算懂规矩,才可以打猎。 这个狩猎的规矩,大致讲究两点。 第一:人与人,个人的安全。 第二:人与大自然,既享受到打猎的乐趣,又不破坏生态的平衡。 先讲第一点,首先,人与人:在这么一片林子里,有这么几个猎人,每个人都有枪,万一他们互相以为对方是猎物开枪了,那他们就倒霉的背上杀人的罪名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儿。 所以猎牌里面规定,枪口不要指向你不想杀害的东西(do not engage anything you are notintent to kill),也就是说,你百分百确定你的目标是猎物了有意欲将它杀死了,你才瞄准(engage)它。而猎牌规定,只有当你要瞄准猎物的时候,子弹才能上膛。 而猎人们在满眼绿色的林子里,一定要带有醒目的标识,才不会让别人以为你是什么野生动物。比如说楼主那顶橙色的帽子,或者橙色背心,外套。那种让人一眼看出来你是个人类的服饰。 个人的安全: 这点讲的有点偏向野外求生的范畴了,比如说如何用日光/手表/指南针(咳咳)辨认方向,如何保暖,获取水源,食物,如何看云识天气(小学课文?),急救常识等等。这些不用我多讲,大家去看看贝爷的节目即可。不过希望大家不要学贝爷那样,沦落到要吃鸡肉味咔嘎脆才能活下来的田地。 在讲第二点,人与自然:大自然母亲给了我们土壤和水源,给了我们火种和食物,给了我们一掌拍死丫的灰熊,我们要怎么回报大自然呢? 我们在为大自然清理门户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伤害到生态。 为此加拿大的森林警茶(Wildlife Agency)制定了狩猎季度表,上面详细列出了哪些时间只能打哪些动物的规矩。 比如说楼主9月份去的是Varmint Hunting season,就是小动物季度,在这期间你可以打兔子浣熊松鼠之类的小动物。这段期间也是野外郊游的旺季,因为熊纷纷进入冬眠时节了。 还有就是打动物要先去户外用品店买卡的,这个卡就是给你打某一项动物的权力。 比如说买一张鹿卡,你就有权力去杀死一只鹿,你不能拿着鹿卡去打熊,也不能拿着熊卡去打鹿。 钓鱼也同样需要鱼卡。 猎牌给你打猎的权力,卡给你猎取某一种动物的权力,琢磨一下吧。 看来尽管动物很多,但是为了保证生态的平衡,还是给我们这些猎人制定了很多条条框框。 只要了解这些规矩,森林局就放心给你发猎牌,拿到猎牌后,打猎也要时刻遵守这些规矩。 加拿大zf给民众持枪,狩猎,驾驶飞机等等很大限度的自由,而这些自由都是建立在守法精神上的。 打猎的地点 加拿大能打猎的地点一般都叫Crown Land,中文可以译为“皇家地皮”。 因为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所以最高元首是伊丽莎白女王,而加拿大70%的地名义上归她所有。听起来很威风的皇家地皮,实际上zf怎么开采人们怎么去玩女王都管不着。 于是这些个地方就变成了狩猎胜地。 crown land占全国几乎89%的国土,也就是说,在这八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大约是68个英国这么大的一片壮丽的土地上,人们可以打猎,郊游,野餐,听起来很幸福吧? 听起来很幸福,但实际上也存在着危险,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素质,危险还是会找上门来。 一望无际的crown land 加拿大除了crown land外,也有不计其数的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对大众开放,这些国家公园同crown land一样漂亮壮观,也有远足,野餐,野营,划船,钓鱼等等活动,跟crown land不同的是,国家公园的景点都是精挑细选的,所以不单风景壮丽,而且还极其安全,没有灰熊群狼之类的猛兽,相反却有很多工作人员的照料。所以是一家老少的好处去。不过国家公园大部分不允许你打猎。 国家公园一般默许你带武器进入的,有很多人一家人去游玩,后车厢里都有武器,不过不能把武器拿出来,暴露在公众的视野里,因为要知道,还是有那么些人认为枪支是罪恶的,给人带来紧张,危险的情绪。所以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舒适快乐的环境,就让你的喷子乖乖的待在后车厢里吧。 我个人认为,Crownland比较危险,适合自己或者跟朋友去(前提是朋友都有武装,大家有自救能力)。 国家公园非常安全,适合一家人去,老人小孩老婆都能尽情玩乐。 经常有人问我留学生能不能考枪证的问题,我今天特地问了一个枪牌教官,他说只有永久居民和公民才能考。 (腾讯网) |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5-5-6 11: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